2023年12月6日 星期三 关于我们 | 在线咨询 | 加入收藏
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
搜索 搜索
  新闻搜索 全站搜索
期刊读物 首页 > 期刊读物 > 2021年第9期
会员注册申请
科学技术奖申报
代表大会专题
秦山核电站邻近海域生态环境长期变化
时间: 2021年10月15日 点击率: 4329
收藏 收藏 打印 打印 推荐分享 给编辑投稿 给编辑投稿

秦山核电站邻近海域生态环境长期变化

叶文琪1, 刘翰仁1, 李尚鲁2, 廖一波1, 陈悦1, 汤雁滨1, 陈全震1, 寿鹿1, 杜萍1

(1.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杭州 310012;

2.浙江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 杭州 310007)

    摘要:为探究水交换良好海区的滨海核电厂运行对海洋生态环境的长期影响,文章选取秦山核电站为研究对象,利用1989年和1990年、1995年和1996年、2010年和2012年邻近海域叶绿素a、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调查资料,以及1985年、2010年和2012年潮间带生物调查资料,对比研究发现,邻近海域营养盐增加明显,夏、秋季水温和沉积物有机碳含量略有升高;浮游植物密度增加明显,小型硅藻(具槽帕拉藻和弓束圆筛藻小型变种)占比呈上升趋势;大中型浮游动物春季丰度和生物量下降;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生物量和栖息密度均升高,钩虾在优势种中占比增加;潮间带生物密度和生物量上升。分析认为,营养盐浓度升高是藻类密度增加的主要诱因;沉积物有机质增加是底栖生物和潮间带生物增加的主要诱因;温排水潜在影响是促进琼氏圆筛藻等暖水种增殖,增加小型硅藻占比,引起浮游动物个体变小,使大中型浮游动物数量下降。由此可见,即使在水交换条件良好的海域,电厂温排水的长期生态影响也应关注。

    关键词:秦山核电站;长期变化;浮游生物;底栖动物;潮间带生物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D09009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06149);自然资源部海洋生态监测与修复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MEMRT202106).

下载全文

 

 
标志 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版权所有 您是第5615308位访客
京ICP备18023793号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官营家园3号楼(国家海洋局第二办公区)
电话 电话 010-68040020 传真 传真 010-68040020 邮编 邮编 10016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485号